45分兌換10斤大米或500毫升花生油,43—44分可兌換卷紙、洗衣液、洗臉盆,40—42分可兌換醬油、蠔油、牙膏、牙刷或毛巾……琳瑯滿目的兌換商品提高了村民的積極性(如圖,記者 張永幸 攝),讓其踴躍參與到文明實踐積分活動中。
“通過‘一月一獎勵、一月一清零、一季一評比’,村民可憑借積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兌換食用油、大米、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引導大家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西埇村村干部向記者介紹,實踐站每季度還會根據積分總量評選“星級文明戶”,增強群眾的榮譽感。
西埇村制定了積分制管理辦法,規定:西埇村委會是積分制管理的實施主體;網格員負責入戶宣傳積分制管理辦法,為村民做好積分申報記錄初審等具體工作;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志愿者積極帶頭宣傳,落實積分制管理工作,積分制管理工作接受村民監管。
管理辦法還規定,以在本村長期居住的家庭為積分主體。村民本著自愿參與的原則,黨員干部應帶頭參與,個人積分納入家庭積分。記者在“積分制實施細則”看到,積分項目分為得分項和扣分項,每項細分為人居環境類、鄉風文明類、平安建設類等。比如,“無亂搭建”“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空宅基地干凈整潔”均可得5分。
有加分就有減分。針對破壞公共設施、打架斗毆、亂扔垃圾、不打掃衛生等不良現象,村委會分別扣除20—30分不等。一旦有違法亂紀行為的,當季積分清零。
實施細則規定,網格內的村“兩委”干部、鎮駐村干部每月對網格內農戶進行評分,發現問題的及時向網格負責人進行反饋,并落實整改到位。村委對當月的積分進行匯總及公示,劃定積分等級并獎勵;每月積分在下個月的1日清零;每季度對當季度每個月評比所得的積分進行疊加,評選積分前3名的家庭為“星級文明戶”并進行公示,頒發“星級文明戶”流動牌匾掛在獲獎農戶門口以示表彰;對于發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給予通報批評。
點點滴滴攢積分,你追我趕促文明,積分制成為西埇村建設良好家風、文明村風、淳樸民風的新載體。“積分兌換商品的創新舉措,既激發了鄉親們參與志愿服務、養成良好文明習慣,還成為了村民積極進取的內生動力,助推鄉村振興。”村干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