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在江洪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上
江洪鎮人民政府 戴富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江洪鎮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砥礪奮進啟新程,乘勢而上開新局。2025年上半年,江洪鎮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緊扣“百千萬工程”發展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經濟增長、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安全穩定,各項工作按序時進度扎實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產業活力持續增強。一是經濟運行指標穩步提升。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35萬元,遂溪縣江洪鎮城鄉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二期工程竣工驗收,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提升,為產業發展打通脈絡。二是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漁業品牌化建設初見成效,通過舉辦品牌培育培訓、搭建電商銷售平臺、建設冷庫及展廳,推動江洪魚干產業從“小、散、亂”向集約化、品牌化、電商化發展。水產產業規模擴大,充分發揮好仕達實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打造形成對蝦、東風螺和石斑魚等水產種苗與養殖產業鏈。積極推動水產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全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尾水處理設施有14處,覆蓋養殖面積749畝,有效提升了尾水集中處理能力。三是文旅產業蓬勃發展。2025年成功舉辦海上龍舟賽、“鮮美江洪”開漁文化周等活動,其中開漁文旅周全網總流量超3000萬,吸引游客超8萬人次,開漁節首日漁獲交易量1300噸,成交額1750萬元,同比增長6%,當天吸引4萬游客到江洪趕海尋“鮮”,帶動近60家酒店民宿發展,旅游綜合收入大幅增長,全鎮的文旅產業呈現出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趨勢。四是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上半年投入約400萬元用于鄉村振興項目,已完成姑寮圩道路建設、笑口灘旅游廣場提升等11個項目。遂溪縣省級沿海漁港經濟區江洪漁港建設項目,已啟動勘察設計等前期工作。五是糧食安全保障有力。2025年上半年,我鎮已完成本年度撂荒耕地圖斑的實地核查、審核和上報工作,利用“農業農村部政務通”建立電子臺賬。上半年我鎮糧食春種播種面積4440畝,其中早造水稻播種面積2526畝,玉米播種面積102畝,甘薯播種面積1812畝。耕地地力補貼面積共18098.96畝,補貼金額189.32萬元。一系列糧食安全保障舉措的落地落實,守住了耕地紅線、穩住了糧食播種面積,更通過精準補貼調動了農戶種糧積極性,為全鎮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堅實支撐。
(二)鄉村振興縱深推進,農村面貌顯著改善。一是典型村建設成效初顯。江洪鎮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推動典型村建設的重要抓手,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各典型村,以“干部帶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模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開展行動120余次,發動干群超6500人次,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六亂”整治等4000余次。3村共入庫項目20個,總投資600萬元,目前已開工9個,其中三條典型村規劃編制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項目建設已完成40%,林顯村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已完成20%,其余項目有序推進中,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萬村清潔”行動扎實推進,通過“下村入戶講、倡議書轉發、廣播宣傳”等方式廣泛宣傳,引導村民落實“門前三包”,結合典型村建設同步開展環境整治,河道治理成效明顯,鎮、村兩級河長累計巡河188人次,河道環境衛生顯著提升,漂浮物大幅減少,有效改善了鎮域環境衛生狀況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二是農村三資管理規范有序。自開始清產核資工作以來,江洪鎮的農村三資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平臺的投入使用,為農村集體資產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今年7月,完成資源資產測繪611宗,今年上線交易11宗、成功9宗,為集體創收約241.58萬元。三是鄉村綠化成效顯著。規劃總投資111.1萬元,目前已落實資金103.8萬元,發動社會資本投入63.42萬元,超額完成年度綠化任務,累計栽植苗木10793株(計劃10100株)。充分發揮“五帶頭”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累計組織鄉村綠化主題黨日活動78場次,動員511名黨員積極參與,廣泛發動群眾2351人次投身鄉村綠化事業,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堅實生態基礎。
(三)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今年以來,我們在推動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著力于民生福祉的改善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一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堅實有力,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539.6504萬元,覆蓋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高齡老人、持證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二是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江洪鎮高度重視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醫療保障成效顯著,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6147人,參保率101.38%,縣內排名第一;其中政府資助特殊人員1048人,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公共服務不斷優化,推進中心小學足球場改造、初級中學運動場擴容及衛生院提質升級,改善教育醫療硬件條件。
(四)安全穩定堅實有力,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一是綜治體系持續完善。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嚴格落實“1+6+N”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實現“雪亮工程”全覆蓋并強化運維,健全“六聯機制”,初步構建大綜治、大調解工作格局;二是矛盾化解成效顯著。上半年成功調解矛盾糾紛52宗,受理網上信訪30宗,調解率超過95%,基層矛盾糾紛得到及時處置,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全國兩會期間江洪未發生越級或非法上訪事件;三是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累計受理行政案件58起、查處54起,行政處罰80人,刑事立案11起、破案8起,刑事拘留32人,網上追逃2人,其中破獲販毒案件1宗、逮捕1人,查處吸毒人員14人,完成57名前科人員毛發采集與尿液檢測,落實3人社區戒毒及12人康復服務,同步制止違法用地21宗、處罰28宗,累計罰款約8.4萬元;四是公共安全防線筑牢。應急管理方面高效有序,今年累計開展安全檢查150余次,覆蓋場所700余家次,整改燃氣及消防隱患分別超100個和400個,建成9個電動自行車室內停放點并完成“拆窗破網”294處(面積793.91平方米),組織森林防滅火、漁船防汛等應急演練,新增1.5T水罐消防車1臺,成功應對2個臺風及1個熱帶低壓影響且無人員傷亡;執法監管方面嚴格規范,開展禁漁禁捕專項行動查扣“三無”漁船5艘及非法漁具,協助完成姑寮牛蛙場清拆與52畝基本農田復耕,整治農貿市場占道經營40起,下達土地違法整改通知書70份,上半年完成43起行政處罰、罰款約13.96萬元,有效維護市場秩序與法治環境。
二、2025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發展中的短板:一是產業規模化不足,魚干、水產養殖等產業缺乏全鏈條龍頭企業,品牌影響力需進一步擴大;二是項目資金缺口較大,部分鄉村振興和基礎設施項目因資金不足推進緩慢;三是公共服務仍有短板,基層醫療、養老等服務水平與群眾期待存在差距;四是治理能力需再提升,部分歷史矛盾尚未徹底化解,信訪形勢仍需關注,執法隊伍業務能力有待加強。
下半年,我們將聚焦問題、靶向發力,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江洪鎮高質量發展再添動力。
(一)聚焦產業升級,夯實經濟發展根基。一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湛江市遂溪縣江洪漁港升級改造項目、漁港經濟區升級改造等重點項目年內動工;二是壯大特色產業。深化“北部灣浪漫度假康養小鎮”品牌建設,辦好節慶+文旅等活動,推動民宿規范化發展;加快水產養殖產業鏈延伸,培育龍頭企業,擴大“江八鮮”品牌影響力;三是強化招商引資。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圍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優化招商服務,確保簽約項目早日落地、早日建成、早日見效。
(二)推進鄉村振興,改善農村發展面貌。一是加快典型村建設。將緊跟國家、省、市政策,結合實際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對標考核與建設標準、借鑒先進經驗,查擺差距加快進度,同時加強與施工單位溝通,督促進場施工,推動項目提速提效,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任務。二是保障糧食安全。一方面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穩定種植面積,改善生產條件,推廣良種良法以提高產量;另一方面加強糧食各環節質量監管與市場監管,保障質量和供應穩定。三是優化農村環境。以“萬村清潔”為抓手,通過整治亂堆亂放、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鄉村綠化管護,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村民的宣傳教育,增強村民的環保意識和文明素質,引導村民自覺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環境治理,鞏固整治成果,逐步實現農村環境“顏值”與“氣質”雙提升,繪就生態宜居新圖景。
(三)辦好民生實事,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一是持續兜牢民生底線。持續做好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獎特扶申報及資金發放等工作,繼續推進江洪公共服務中心內部改造提升,全力做好孤寡困境老人服務保障。堅持農民工欠薪隱患排查,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切實織密農民工工資“保障網”。二是持續優化公共服務。認真執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著力辦好票選出的5件年度民生實事。民主務實謀劃移民項目,進一步規范項目和資金管理,切實增強移民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加強雙百社工的培訓,提升基礎政策能力,做好品牌化建設,加強民政對象動態管理,提高自身服務水平,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完成好上級各部門交辦的工作,推動我鎮公共服務事業不斷進步。
(四)守牢安全底線,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一是深化平安建設。完善“三調聯動”機制,加大歷史矛盾化解力度,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提升群眾安全感;二是強化安全監管。聚焦燃氣、消防、漁船、建筑等重點領域,開展隱患排查“回頭看”,完成交通警示牌、減速帶等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強隊伍建設。組織執法人員開展法律法規培訓,規范執法流程,提升業務能力,推動執法工作規范化、精準化。
(五)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效能。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效能,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舉措,也是回應群眾期盼、優化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一是以依法行政筑牢履職根基。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恪守“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準則。在決策環節,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全流程機制,堅決杜絕隨意決策、違規決策;在執行環節,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確保行政權力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與市場秩序。二是以監督為尺壓實工作責任。將權力運行置于陽光之下。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決定,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及時回應人大監督中指出的問題;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與輿論監督,暢通群眾意見反饋渠道,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主動公開政務服務流程、重大項目進展、財政收支等關鍵信息,以監督倒逼責任落實、提升工作質效。通過多維度發力,持續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以更優服務效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各位代表,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肩負著推動江洪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光榮使命,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心、拼搏實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奮力譜寫江洪鎮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