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多部門建立貫通協同機制
天津市審計局著眼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與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組織部、市委巡視辦,以及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總工會、市信訪辦等部門建立貫通協同制度機制。
用好黨委審計委員會和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平臺,立項共研互商。立項階段充分征詢相關成員單位意見,統籌考慮監督重點和關注問題線索情況。根據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建議,先后將社會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處理、養老機構建設等事項納入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將工會政策規定納入審計法規庫,將有關工會經費計提上繳和管理使用情況作為重要審計事項予以關注,進一步突出審計立項環節的目標引領和信息共享,提升審計項目的科學性和建設性。
統籌各職能部門監督資源,提升治理效能。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領域,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司法部門有效凝聚監督合力、疊加監督效能。合力破解地質災害和建設工程質量隱患公益治理難題,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典型問題,全力維護社保、醫保等民生資金安全,開展重大財政資金安全風險源頭防范,有力推動正風肅紀和反腐治亂,解決了一批行業性系統性頑瘴痼疾。
出臺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管協同辦法
四川省眉山市審計局、市國資委聯合制發《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督協同工作暫行辦法》,推動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管相互貫通,助力市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工作會商機制,每半年召開一次溝通協調會,交流通報工作情況,研究梳理重點工作,協商政策性、機制性等問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制定年度審計項目計劃時,就涉及市屬國有企業的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和審計重點與市屬國有企業監管部門溝通。建立整改協同機制,開展審計整改情況督促檢查,共同做好市屬國有企業審計監督“下半篇文章”。對整改不力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和后果的,由市審計局提出追責問責建議,市國資委依規依紀依法追責問責后,將處理結果反饋市審計局。建立成果運用機制,市屬國有企業監管部門將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的重要內容;對審計局移送的問題線索及時反饋處理結果,對審計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系統治理。建立內審協同機制,推動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探索建立總審計師制度,指導企業將內部審計融入經營管理與風險管控各個環節。
健全“多領域”“全方位”貫通協同機制
河南省濟源示范區審計局樹立“大監督”工作理念,匯聚監督合力,形成同頻共振、相互支撐、銜接順暢、配合高效的大監督工作格局。
出臺《關于加強審計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協作的辦法》《關于審計移送問題線索辦理的實施辦法》等多項制度,建立健全審計與紀檢監察、巡察、組織人事、督查、公安等部門間的協作機制,加大重大審計監督事項跟蹤督辦力度,將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被審計領導干部的重要參考。全流程統籌監督力量,主動會商組織部門,科學謀劃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積極向人大、財政等部門發函征求建議,確保計劃的科學性、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加強與紀檢監察、巡察等部門的信息互通,對發現的問題和線索進行溝通。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靶向發力,持續助力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