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是科創平臺、產學研合作、吸引人才落地的基礎。這些年來,湛江市不斷擴大高新技術企業增量、優化存量,如今湛江的科技創新氛圍越來越濃郁,更多的企業愿意扎根湛江。”湛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2022年,在諸多利好加持下,湛江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近120家,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近490家,同比增長近40%。此外,2022年有461家科技型企業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備案,同比增長52.6%,湛江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庫不斷擴大。
有哪些因素讓湛江高新技術企業紛紛涌現?湛江又將如何順勢而為,聚合產業新動能,向打造區域創新中心目標不斷邁進?
培訓
一對一服務高新技術企業申報
春暖花開,新一輪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又吹起申報的號角。
2月10日,一場由湛江市科技局主辦的湛江市2023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培訓會,在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開展。會議上,高級工程師張海強以及注冊會計師翟曉暉進行高企培育管理工作政策解讀和經驗分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啥要求和標準?”“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占比是多少?”現場兩位專家根據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場提問給出解答。
“這次培訓班,就是采用面對面、點對點的方式為企業排憂解難,傳經送寶,提升科技型企業政策知曉度,推動科技型企業應享盡享政策紅利。”湛江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林說。
參與支持工業和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宣講工作,采取線上培訓、線下輔導的方式為企業講解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申報要點及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通過參與申報進一步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以嶄新的姿態,湛江為企業傳經送寶,打造活躍協同的產業創新生態。
去年2月,湛江市科技局開展市縣聯動高新技術企業調研工作,赴赤坎區、霞山區、經開區、吳川市、坡頭區、麻章區、廉江市進行實地調研走訪,共調研企業70余家,收集企業調查問卷303份。通過摸排縣(市、區)科技部門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并研究提出解決建議和對高企認定政策進行解讀。
在政策支持層面,湛江市出臺《湛江市科學技術局關于鼓勵科技服務機構服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助辦法》和《湛江市科技企業加速器管理辦法》,并深入實施《湛江市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計劃》,以此不斷強化源頭創新,為科技創新成果供給注入澎湃動能。
細覽相關政策,“科技服務機構”一詞令人產生好奇。湛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僅僅靠政府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能夠發揮空間的太小,為此湛江市鼓勵科技服務機構對有意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進行一對一服務,根據具體情況開展梳理,給出良策。不僅如此,針對重點企業、核心企業,湛江市科技局專門組織對接會,帶專家團隊上門進行面對面指導服務。
精準的服務解決了企業“痛點”。寶鋼化工湛江有限公司(下稱“寶化湛江”)相關負責人柳葉青表示,通過多年持續技術創新投入和技術探索,公司逐步達到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水平的能力。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后,可以接受科技創新的規范監督,更好地提升公司促進科技創新體系。同時也可以享受國家對于企業高企退稅的政策扶持,將更多費用投入到技術開發。
一個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多少,可以側面反映當地的科技創新水平。湛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對于企業而言,成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提升企業自身的品牌價值,獲得相關稅收優惠等便利。而當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在一個地方,也將不斷強化高新產業集聚效應。
培育
由小到大打造全產業孵化鏈條
2022年,漁仁堂生物科技(湛江)有限公司(下稱“漁仁堂”)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立足海洋經濟,依托海洋生物技術,專業從事海洋微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推廣為一體,漁仁堂從“襁褓期”在湛江市智圓谷科技企業孵化器(下稱“智圓谷孵化器”)成長,在一步步探索中,孵化出累累碩果。
作為在孵化器里最早一批評為高新技術企業,如今茁壯成長的漁仁堂,經常被在孵企業視為學習榜樣。漁仁堂相關負責人劉珍說:“目前我們也會經常回到孵化器,作為創業導師,在圓桌會議上給孵化企業傳授如何申報高企,比如要持續核心研發力量,要注意市場動向等。”
如今,搖籃正逐步增加,湛江擁有市級孵化器13個,眾創空間18個。無論是剛創業的大學生,或者是正常化運作的企業團隊,都需要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成為他們破殼而出的搖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21年度評價結果,湛江兩家國家級孵化器——湛江市現代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湛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被評為全國A類孵化器。據悉,在本次評價結果中,湛江是粵東西北唯一擁有兩家全國A類孵化器的地市。
湛江開發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獲評為契機,加快建設步伐,提升服務能力,推動創新發展,進一步實現“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全產業孵化鏈條,為湛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創業強勁驅動力。
以湛江市現代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運營的智圓谷孵化器為例,現有入孵創業企業100多家,累計培育科技型創業企業200多家,直接帶動就業人數2000余人,實現孵化企業累計營業收入超5億元,共有創業導師68人,為入孵企業提供針對性輔導服務。
智圓谷科技企業孵化器位于赤坎區海田物流產業園,地理位置優越,吸引眾多創業者紛至沓來。入駐智圓谷企業無需準備太多,共享水、電和網絡,交上一定租金。劉珍說:“剛開始我們需要辦公場地,相關部門就推薦進駐到孵化器里,可以跟在孵企業交流,而且很方便,有時候會發政策的紙質資料給我們,讓我們及時了解相關信息。”
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方面,智圓谷孵化器明確培育對象,圍繞湛江市科學技術局相關高新技術企業政策,智圓谷特別重視產品研究、開發的高成長性企業,把他們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重點培育對象,加大培育指導工作力度。智圓谷相關負責人蘇楠祺透露,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減免租金支持,凡智圓谷內申報高企成功的企業,可享受免租2個月的優惠政策。
培養
高新技術企業結構更加優化
在全流程精細服務、全鏈條跟蹤孵化的流程下,“十三五”期間,湛江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79家上升到301家。高新技術企業隊伍成員,不再局限于農海加工和電飯煲領域,湛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新興產業的崛起和本土產業的轉型升級,高新技術企業類型逐漸增多,也擁有了許多IT制造行業。
三面臨海的湛江,水產產業已成為其一張亮麗名片,硬核科技的注入讓湛江水產行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近年來,因為弧菌問題,對蝦養殖業遭遇重創。目前,漁仁堂研發了一款新型的蛭弧菌產品,該產品不再是原來的不易保存的液體形式,而是一款固體產品——蛭弧菌凍干粉(獵弧1號)。
目前,這款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對蝦苗種培育和養殖階段,大大提高了對蝦養殖成功率。劉珍介紹,目前我們的產品銷往華南地區、浙江、山東甚至是新疆,在研發方面,經常與上海交通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高校院所交流合作,解決生產工藝上的難題。
光陰荏苒,湛江海洋發展藍色愿景逐步變成實景,一個以綠色鋼鐵、綠色石化、清潔能源等重大產業集群為主體的現代化世界級臨港產業集聚基地,正在湛江這片熱土上從藍圖躍進現實。湛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項目的落地,延伸出十幾家上下游產業鏈的高新技術企業,為產業集群注入澎湃動能。
“湛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良的深水港灣、便捷的交通網絡,是服務廣東省以及全球客戶的絕佳位置。”柳葉青透露,寶化湛江是中國寶武旗下寶武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作為煤焦油加工單位和鋼鐵企業產業鏈下游,配套湛江鋼鐵循環經濟的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打造綠色精品智慧的新型炭材料產業。
在人才隊伍方面,110位來自五湖四海懷揣著創業夢想的青年匯聚于寶化湛江,這一支平均年齡不到29歲的青年隊伍,工程師占比超過40%,在這里,他們共筑夢想、攜手邁進、開拓進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
一個企業從孵化到成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如同書寫一段進階歷史。為加強湛江市科技企業創新服務供給,湛江市科技局以“初創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為成長鏈條,圍繞湛江市產業發展需求,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